: )

GoHung

自摸 /

聽牌

Amanda Tong

Piu-Piu

Frederic Bussiere

暗号

松村 淳

「在香港, 再沒有人知道如何手工製作一個(雀籠)了。」

— 陳樂財, 78歲,雀籠師傅

隨著我們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工業化的發展,讓許多依靠本地傳統手工藝的產業失去原有的價值,並逐漸從現代社會中消失。「Classic Craft, Modern Meaning」以香港傳統鳥籠藝術和麻將雕刻工藝為靈感, 透過現代藝術哲學的互動讓藝術品展示出全新的創新旅程。

繼先前成功舉辦的非盈利霓虹燈藝術展覽「My Light, My Hood」,CeeKayEllo (CKL)繼續運用當代藝術繼而為本地的手工藝創造出新的意義。通過我們的計劃,我們旨在將這些「夕陽工藝」演變為永恆的藝術, 令本土文化可一直保存下去。 

為什麼選擇電車?

CeeKayEllo (CKL) 深信: 藝術應該是屬於任何人, 不分時間、不分地點都能擁有的。

香港電車是全港唯一在本地採用傳統手工藝和技術進行設計和製造的交通工具,因此「Classic Craft, Modern Meaning」選擇了在香港電車上進行展覽以表彰其文化和歷史意義。

我們希望向本的手工技藝致敬, 讓公眾可近距離接觸傳統藝術的魅力,從而回饋社會。 

我們的特定場地藝術品

我們的特定場地藝術品透過探索傳統手工藝和現代藝術哲學,從而揉合與電車(香港的標誌性運輸工具)的獨特車身外貌和結構。

在去年為期兩個月的「藝術家駐場計劃」中,香港最後一位雀籠工匠陳樂財和麻雀雕刻師傅張順景分別與本地藝術家Amanda TongGoHung以及國際藝術家Frederic Bussiere松村 淳一起探索彼此的工藝,重塑和創造了四組特定場地藝術作品:從2020年4月至2020年6月,在具標誌性的香港電車上乘坐時都能欣賞新奇有趣的雕塑作品和裝置,為年輕一代提供了對傳統手工藝的新見解。

從Amanda捕捉麻雀洗牌時互相擊打的聲音而創作的新奇互動陶瓷裝置,到Frederic捕捉電車行駛時的風 力觸發雀鳥的優美動態,再到淳利用上層甲板窗戶浸透迷人自然光的陶瓷裝置藝術,以及GoHung的沉浸 式的藝術作品,讓乘客以新角度於電車中體驗籠中鳥的生活… 

通過CeeKayEllo (CKL) 於電車精心策展的藝術品,我們希望以現代的創意方式, 為這些值得我們尊敬的本土技藝(Classic Craft)注入現代意義(Modern Meaning)

工作坊

跟我們一起用藝術的方式去學習技藝!

主辦及策展:

CeeKayEllo (CKL)

主辦贊助:

領賢慈善基金

共同贊助:

逸.酒店

場地贊助:

東南樓藝術酒店

.

香港FabCafe